《神奇舍利子》

十一.民间同建阿育塔,真作假兮假当真

  前已说过,古印度阿育王一夜立塔八万四千座,其中一部分是落在中国境内,岁月流转,或毁或建,时显时隐,世莫穷其确数。唐代释道世撰《法苑珠林》时,据他寻访考据,尚有二十多座。隋文帝先后两次敕立舍利塔,共八十三座,虽非阿育王所立原塔,但因塔中供奉释迦牟尼舍利,故从性质上说还是一致的。
  时至今日,天下宝刹依然成千上万、各地都有,但称为阿育王塔的,实在寥寥无几了。
  偶尔翻翻《中国名胜词典》,发觉江南某市尚有座“海青寺阿育王塔”,词典中介绍该塔建于北宋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对何以称为“阿育王塔”,未作说明。但我想,既然叫做阿育王塔,总有它的一番来历?好在去该市的交通也还方便,就去那里跑一趟看看吧。

90.旅游风景区,海青阿育塔

  海青寺阿育王塔座落在某市东南一座傍山的大村水库边上。近年这个地方已被当地开发建设成“旅游风景区”。
  车到终点,在旅游区入口处,我问门卫:“请问到海青寺怎么走?”
  “哪有海青寺?早没了。”门卫说。
  “阿育王塔还在麽?”
  “噢,山下有一个塔,孤零零的,一个人都没有。”
  “这儿可有寺院?”
  “有啊,三元宫海宁寺。”
  有寺院就行,于是我进了山门,直奔旅游区内唯一的这座寺院,想请僧人给我讲讲海青寺及阿育王塔的来龙去脉。
  负责对外接待的知客师不在,监院也不在,总算找到一个管财务的,挺和气,可一问三不知,虽然阿育王塔离寺院不远,他却从来没去过,也说不出个海青寺与阿育王塔的子丑寅卯。
出了山门,看见“旅游风景区管理办公室”的招牌,便进去问问。他们告诉我,阿育王塔现归博物馆管,他们对塔的历史也不了解,你要打听,去博物馆问吧。有人递给我一本白封面的小册子说:“这上面大概有。”我一看,是某省人民出版社九三年出版的《导游词》,翻到有关海青寺阿育王塔那一节,大致看了一下,那上面说,出土的舍利子,经鉴定,是“普通的珍珠”;还出土两颗所谓“佛牙”,经鉴定,一颗是木头雕制,一颗是马的“上颚第三颗臼牙”。而后得出结论说由此可看出宗教对民众的欺骗云云。我的心一下子冷得发颤,若真如此,难道说我千里迢迢赶到这儿来,到头来就是欣赏几颗“普通的珍珠”和马的“上颚第三颗臼牙”及木雕模型?
  但对宗教如何如何“欺骗民众”这类大批判的语言,我向来不敢苟同。最好还是看到实物再说。我盯着那座孤零零的宝塔,径直往山下走。到宝塔入口处,见有俩人坐在门口闲聊,游客一个都没有。我问,博物馆在这里麽?老者说,不在这里,博物馆在市区。我问,能进去看看塔麽?老者将手一摆,自己进去看吧。
  塔高九层,高约四十米,塔壁八面,下层东西南北四面各辟一拱状券门,塔体由青砖砌成,看上去沉稳凝重,十分坚固。面南的拱门,显然是正门喽,上端有一门楣,上书“根深固蒂”四字。拱门两旁为青石碑文,一块青石中间镌刻“海青寺阿育王塔”七个大字,左上注刻“省一级文物保护单位(某省人民委员会一九五六年十月十八日公布)”,右下落款“某市革命委员会制”,日期是“一九七六年六月十日”。
  由拱门进去,塔内有回廊,一面墙壁上嵌一黑色石板,上面镌刻着某市革命委员会文教局撰的《海青寺阿育王塔出土文物记》,落款时间是七五年四月,我粗粗浏览一遍,随即用相机将它拍了下来。【此《出土记》附后】回廊中间有塔心砖柱,柱内有楼梯,可拾阶而上,我一层层往上走,越往上,楼梯越窄越小,到七、八层时,要低头绻身才能上得去。楼梯里的光线亦很昏暗,有些地段几乎漆黑一团。每层塔心柱上皆有半圆形黄色佛龛,龛内空空,壁上多被游客乱涂乱划,有一面黄色墙壁上还留着红漆写的“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那定是三十年前的“文革”遗物了。
  从《海青寺阿育王塔出土文物记》可知,七四年十月,维修此塔时,在底层塔心柱里发现石椁,椁内以大套小,一层层置有铁匣及铜、银、琉璃等容器,数只琉璃或青瓷瓶内都装有若干舍利子,最里面的银匣内,单独装有两颗绿豆粒大的白色舍利子。很明显,这在当时是作为最珍贵的佛陀舍利放进去的。难道,这会是“普通的珍珠”麽?我不相信,这绝对不符情理嘛。据《出土记》说,还出土“佛牙”两只,经鉴定,一为木雕马牙模型,一为马牙化石。言之凿凿,《导游词》中所说好象跟它是同一版本。《出土文物记》的结论,也是为揭露宗教欺骗性提供了反面教材云云。
  走出砖塔,走到公路边等候开往市区的汽车时,遇到一个当地老乡,便跟他随便聊。我问他,这宝塔你经常进去麽?
  “嚯,我小的时候,一到夏天,经常爬到塔顶上去乘凉,”说话的老乡年近六十,他说的小时候,该是半个世纪前的事了,“那上面风大,可凉快啦。”
  我说我刚进塔转了一圈,最顶层上不去。
  “以前能上去,那上面有个圆平台,可站人。”老乡说,“后来破损厉害,政府修了一下,塔顶改成斜尖的,人就不能站了,出口也用铁板盖住了。”
  “听说修塔的时候挖出不少东西?”
  “是呀,挖出铁棺铜棺和银棺,还有舍利子。”
  “你看到舍利子了吗?”
  “一般人不让看,民兵和共青团员才让你看一看,当时我也看到了,是放在瓶子里的,小小的粒子,数量挺多。”
  “这舍利还在麽?”
  “不知道,听说送到北京去了……”
  看来,要想问个水落石出,非去博物馆跑一趟。

【附:           海清寺阿育王塔出土文物记
  海清寺阿育王塔,建于北宋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由于塔的历史悠久,受到自然和人为的损坏较重。遵照毛主席“古为今用”的方针和国务院《关于关于加强文物保护管理暂行规定》的精神,省革命委员会文化局拨款,市革命委员会文教局主持,于1974年10月开始维修,施工中于塔的底层塔心柱正中,发现一长方形砖室,其中有砚石雕成的石椁一只,长103、宽40、高65厘米。揭开石椁盖,前部为一铁匣,后部为“佛骨”若干(经鉴定全系人的指骨)和琉璃舍利瓶一只,内盛舍利子若干粒。开铁匣盖,前部为一银椁,后部为一银精舍,银精舍内木莲花座上置“佛牙”一只,经鉴定为木雕的马牙模型。在银椁右侧有一只青瓷舍利瓶,左侧有一只琉璃舍利瓶,该舍利瓶一触即碎了。每一舍利瓶内均盛若干舍利子。打开银椁盖,前部为一鎏今银棺,后部为一银匣。鎏金银棺内置“佛牙”一只和舍利子若干。所谓“佛牙”,经鉴定为马牙化石。开启银匣盖,内有绿豆粒大的白色舍利子两粒和琉璃舍利瓶一只,瓶内又有舍利子若干。在石椁内和石椁下的垫砖缝中出土铜钱十一市斤。其中有五铢、大泉五十、开元通宝、乾元重宝、周元通宝、唐国通宝、宋元通宝、太平通宝、淳化元宝、至道元宝、咸平元宝、景德元宝、祥符元宝、天禧元宝等十四种,而以唐代的开元通宝和宋仁宗以前各朝的铜钱较多。在石椁下面垫砖缝隙中还出土鎏金小铜佛三尊,鎏金小铜狮子一只。这批历史文物,经省、市博物馆于1974年11月24日清理取出,由市博物馆收藏。特勒石记之。
  这批石质、铁质和银质文物,都雕刻或压印出相当精美的花纹或形象极其生动的人、物。除石椁外,又都记有器物施主姓氏和纪年的铭文。它们为研究宋代的工艺美术提供了实物资料;为考证塔的修建年代提供了根据;为揭露宗教的欺骗性提供了反面教材。

                  某市革命委员会文教局
                    一九七五年四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