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如实观与如实行》


                       霍韬晦

一、思想决定行动

    思想和行动的关联,除了近代极端的行为主义者及机械论者、
唯物主义者否认思想的独立性外,一般都承认人类所特有的行为,
如知识的、文化性的、道德性的行为,都是受思想带动的影响力。
但它毕竟是「客」;它不能替思想作主。下决定的是思想的事。
在这一意义上,思想永远居于主导地位,行动只是思想的反映。

    根据这一因果关系,如果我们要做出正直的行动,应该先有
正确的思想。思想是灯光,行动是道路。也许道路早就存在,不
是由人所开创,但没有灯光,道路也消失。这可以比喻知识或真
理的客观性,它是自存在的,但也须通过人的认识才能呈显。所
以古人必先求道、求法,现代的科学工作者必先求知。这两种真
理的内容也许不一样,但从程序上说,总是要先在思想上建立,
然后才能指导我们的实践。


二、虚妄的成因

    奇怪的是:人类虽有求真理之心,但真理却永远是可望而不
可即。历史上无数思想家、宗教家、科学家都曾经宣称他们发现
「真理」,但曾几何时,即被证明为虚假。也许有些宗教家、道
德家认为他们所发现的真理,例如上帝的存在、根本不可以单凭
经验立场否证,但除非他们不对他们所发现的真理进行内容描述,
否则我们总可以看到描述者的历史背景。这也就是限制之所在:
凡是有积极的内容说明的都不是绝对真理。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也许我们可以把这一个意思分从几方面
说明:

    第一,知识是积累的,也就是可修改的,所以从获得知识的
历程上说,没有最后之知;即使有,我们也不知道何时为最后。
例如:人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相信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资料
性单位,不能再被分解,但现在已经无人接受此说,随着现代物
理学中质子、中子、电子的次第发现,构成了新的粒子学说。物
质不再是质量的问题,而是能量的问题。古典物理学中的定律纷
纷被打破,往后到什么时候才能获取有关「物质」的最后图象呢?
没有人知道。

    构成这个知识的可修改性,原因有许多,其中最重要的是方
法论上的不完备性与技术革新的问题。科学方法目前是最有效的
求知方法,但这个方法首先基于归纳,而归纳在实践上的作业程
序只是抽样。由于种种原因观察者根本无法进行完全的归纳,也
无法确定归纳到什么时候称为足够,因此他很有可能遗漏了一些
反例,结果导致结论的可否证性;至于技术革新更足以证明知识
的积累性格,它不过是利用当前的知识条件作工具上的突破,以
求获取过去所不能获得的新资料,但所谓革新的东西其实也不过
是依某一时空界定,当时空改变,便成为陈腐的东西。

    第二,知识受人的因素左右,即使求知者有很好的方法论的
训练,又有最新的技术协助(例如电脑)但仍难保虚妄不产生。首
先观察者面对着一些原始素材,开始着手记录,如何一时维持客
观心灵一面选取相干资料是很困难的,受过解析方法训练的人都
知道,处理问题时,必须把不相干的项目除去,否则资料一大堆,
浪费时间及精力,但什么资料相干?什么不相干?很难判断,结
果诉诸人的因素,这其中就有许多不稳定的成份,例如记录者的
学养、性格、品味、和量觉能力,都有关系。总之,即使我们拥
有电脑,但向电脑提供资料的仍然是人。

    第三,这也是最关键性一点,知识的形成必须通过主体(人)
的观察和运作,这就无法避免相对性。在常识中人们以为自己可
以直接把握客体,有自己的经验做保证,而不知道经验只是代表
客体,并不等于客体。佛经中瞎子摸象的故事,即充分说明主观
经验的不可靠。若依西方的知识论,由洛克到康德,反省知识的
成立,证明是根于主体的认知心灵,而与物之自身无关,所以说
物自身不可知,于是把知识的领域与存有的领域分开,这一点很
重要,因为如此方能解释人何以会犯错误的原因,盖责任即在我
们的经验不能如实提供对象存在的图象,但由此也无异说明了知
识的主观性格。故一切事物的存在并无绝对的大小、远近、快慢,
但随观察者而定。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时空只不过是观察者的坐标,
它们存在于观察者的主观格式里。


三、佛教的智慧

    由上述分析,可知人类的求知活动只是迫近真理,但却永远
不能进入真理自身。理由就是我们的认知方式要把对象置于我们
的观察形式之下,于是导致主客二分。

    这一分裂是无法缝合的。存在的领域本来一体,并无主客之
分,现在我们把存在的领域推出去,使它成为客体,然后依我们
自身所预取的角度来观察它、依我们自身所预备的格式来安排它,
结果我们所获得的只是自己眼中的世界,一如镜中之花,水中之
月,自以为知,其实是无知,自以为客观,其实是封闭。

    这种情景,用佛教的话来说,就是无明。由于无明的存在,
使每个人都成为封闭系统。

    怎样才能把这个封闭系统打破呢?

    佛教提出一个理想方法——如实观。意思是不要以我观物,
而应该以物观物。以我观物是静止的,结果必然形成个别的相对
系统;以物观物是动态的,我参与其中,结果不知何者为我、何
者为物。这时候整个存在领域不再破裂,主与客复归为一,而知
识也失去了它的媒介价值,因为主体已经到达客体。所以这一个
「观」,是观照的意思,由主体一直深入客体的内面,虽有知义,
但这时不宜再称之我「知」,而应称之为「证」,或「见」。佛
教经典中的所谓「证道」,「见道」,正是指此而言。如若说
「知」,便涉及主观理解,上面所说的各种虚妄将相沿而至。故
佛典中也称佛法为不二法门。

    因此如实观中没有语言,语言是表达知识的工具,当我们要
交代客体的存在时,这一个工具才有意义,如果我们已经到达客
体,则何须交代?故佛教中传有「真传一张纸,假传万卷经」之
说,所以真理的伴证必然超语言,如果它是绝对真的话,若尚须
语言表达,便已沦为相对。因为凡用语言表达的都是主观心灵思
维下的产物。唯有摒弃主客二分的方法才能进入绝对,离开虚妄。


四、如实观与如实行

    不过,站在经验观点,如实观似乎永不可能,那只是宗教上
的理想,现实上如何可以不使用语言文字而掌握真理呢?

    其实,对于语言文字的价值,佛经中另有安排,并未抹煞,
不过非本题所及,暂不讨论。问题是:如实观既为佛教的理想向
往,则在实践上必有上达之路,同时在获得如实观的启发之后,
亦必依于思想决定行为的原则产生开放性的行为,以化除人的无
明。这是即知即行的,不必待佛典中所说宗教意义的如实观出现
才有作用。换句话说,如实观是佛教的宗教理想,是解决知识世
界主客二分所造成的虚妄性的方法,但也是具体的实践原则,当
我们知道自我的封闭性之后,自然知道自己的愚昧狭隘,执著自
己的所知,所以应该打破自己的限制,一方面,开拓自己,一方
面容纳别人;至于佛教中具体的实践方法,也就是佛陀在世时所
说的八万四千修行法门,更具体讲就是禅宗里的参禅而入定,净
土宗的念佛得三昧(入定的另一说法,梵文),密宗的上师三密加
持而相应等等,无非是将我们无知、虚妄和执著一一去除,从而
达到遍观,即将自己的心灵扩充至整个三千大千世界,此时的境
界也就是佛经里所说的开悟、成道、见道、证果、得大自在或成
佛等等,而在此以后的所有行为自然而然就契合了如实行。

回大德开示